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短板。广东现代化建设能够达到什么高度,关键取决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个最大短板能够补到什么程度。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推动“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是广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答题。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为做好这一时代答卷,广东孜孜不倦推进改革攻坚、接续奋斗。特别是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9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围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突出强县健全动力机制、富民强化制度保障、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向海拓展发展空间,向全省发出了补齐短板的改革动员令。“强县”“富民”“融合”“向海”,四项机制构成一个整体,既为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生动力、发展外力,又明晰了激活内生动力、拓展发展空间的路径,“四管”齐下,必将有力深化“百千万工程”,推高广东现代化建设的“成色”。
“强县”:注入新生动力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推进“百千万工程”,必须先做好“强县”这一龙头工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突出强县健全动力机制,着力提升县域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强化县域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深入推进强县扩权和扩权强县改革、镇街管理体制改革。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强县”两大新生动力,只有做强这两股新生动力,才能把县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立起来。
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兴县,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全省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深入建设“一县一园”,在每个县域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有力地夯实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深化“一县一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县域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是“强县”关键所在。要扎实推进县域内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等平台的整合升级,持续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县域就业创业支持体系,扎实推进“以县带镇”,支持专业镇、特色镇等做强做大。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提升县城吸引力、实现带镇联村功能的关键。要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提升县城的辐射能力、带动能力。要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强化城市设计和风貌管理,提升县城美誉度、吸引力。要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升城镇的吸引力。要深化县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扩权强县,进一步释放县镇活力。
“富民”:激活内生动力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突出富民强化制度保障,积极引入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充分挖掘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必须从内生机制中着手,释放农村发展的活力,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三农”“靠自己的骨头长肉”的良性循环。
农由业兴。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壮大富民兴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农户增收。要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机制,总结深化“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经验,加强古村落和文化地标保护利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美化乡村的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强化动态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筑牢防止返贫的防线。
土地是农村发展的资源要素。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既是盘活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重要机制。在土地制度改革上释放改革红利,是乡村振兴最直接的内生动力。要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等,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要深入推进“三块地”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激活资源要素的同时,保障和实现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融合”:加持发展外力
“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殷殷嘱托。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突出融合促进区域协调,立足功能定位和优势互补,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同珠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度一体化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腾飞注入外力,助推其同珠三角地区联动发展、融合发展,是广东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与珠三角相比,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存在产业集聚能力不足、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经济韧性较低、就业的承载力有限等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带动和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有序转移,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空间布局,完善产业在省内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探索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机制,提高珠三角地区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序转移的积极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大企业”培优增效行动、“大环境”生态优化行动,做强做大自身的产业基础,提高产业承接能力。
完善帮扶协作机制也应该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完善纵向支持、横向帮扶、市域内部协作相结合的帮扶协作机制。纵向上,要强化产业布局统筹和财政转移支付倾斜力度,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迎头赶上注入新鲜血液。横向上,要深化对口帮扶体制,从产业机制、财政机制、人才机制等各方面,深化珠三角城市对口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市。要深化驻镇帮镇扶村机制,从帮扶对象、帮扶内容、帮扶主体、帮扶理念上进行全新的探索,提升帮扶的效能,使之真正成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有力“催化剂”。
“向海”:拓展发展空间
广东凭海而立、因海而兴。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4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以及常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海洋生产总值,构成了广东的“蓝色优势”。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突出向海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机制,优化港产城整体布局,更好实现向海图兴、向海图强。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升区域城乡发展的平衡性还要善于向海洋要空间、要潜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
立足海洋资源禀赋,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完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优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必然拓展广东发展的新空间。要立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造船、海上风电等优势产业,培育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深海矿产、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等未来产业。要立足打造“蓝色粮仓”,全链条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海上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推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海洋城市建设。要强化涉海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海洋治理和保护机制,深入开展岸线保护、美丽海湾建设等重大保护工程,留住碧海蓝天。
粤东粤西地区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要立足资源,大力发展海岸经济,抢先布局海工装备、石油化工、临海能源等产业,夯实发展后劲。要推动海洋捕捞养殖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群众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增收致富。
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一块板。补齐发展的短板,提升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在新征程上继续走在前列,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广东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要在新征程上开创新局面,必然依靠改革开放。向改革要动力,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健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未来可期!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