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中心概况
>  新闻动态
>  研究团队
>  科研成果
>  文献数据
>  政策法规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English

资源节约型工业化道路的九大对策

我国在整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源消耗较多的重化工业正在大发展之中,这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难以逾越和回避的阶段。毫无疑问,我国在重化工业大发展的工业化中后期,面临着比先行工业化国家严峻得多的资源(还要加上环境)约束,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少有的考验。正是在这种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下,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两大战略方针。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生产环节的资源节约占据核心地位,而生产环节的资源节约主要受工业化模式的影响,选择合理的工业化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这里,我们主要从工业化模式或道路选择角度,来探讨建设节约型社会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把走资源节约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基本国策

 

    鉴于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鉴于国际资源争夺越来越激烈的世界局势,鉴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长期偏低的问题,鉴于我国已进入资源消耗较多的重化工业阶段,鉴于我国已出现了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紧张的现实,我们应该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即提升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将走资源节约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基本国策,将统筹经济社会和资源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和节约、统筹资源发展和改革、统筹国内开发与国外合作, 作为我国资源节约和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坚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坚持推进技术进步、制度建设和结构优化,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各部门、各地区、各人民团体和各行业协会要各司其责,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工作。

 

不断提高企业的资源节约意识

 

    由于企业是工业化的主体,是资源消耗的大户,因此在强调提高公民资源节约意识的同时,还要强调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节约意识。要通过一系列持续的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活动,培养和提高企业的资源节约意识。要使企业认识到我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也“人口众多”,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使企业认识到节约资源是每个企业神圣职责。要研究制定《创建节约型企业实施方案》,创建一批节约型企业,使其发挥示范作用。要在冶金、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酿造等重点行业,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废纸回收利用、绿色再制造等重点领域和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要围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在工矿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在全国质量月开展“降废减损兴质量”活动。

 

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资源价格机制是推进资源节约的基础机制。工业化过程中的每个预算硬约束的企业都会非常关注经营成本,稀缺资源的价格提高就会给企业一个强烈的信号,促使其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而自觉节约资源。因此,要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有效抑制因价格扭曲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发掘企业的节约潜力。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 逐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试点, 取消水费计收中的搭车收费。按照峰谷分时、丰枯和季节性制定灵活电价,尽量反映电力供求关系。对高耗能行业中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继续实行差别电价。尽快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改革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进一步推进土地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运用价格机制调控土地,减少土地浪费,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与此同时, 要尽快明晰资源的产权,通过产权约束来节约资源。

 

建立和完善企业利用资源的法律和标准

 

    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企业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加强其中企业节约能源的内容。制定和完善《工业节能法》和《可再生能源法》。抓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规范。尽快制定和完善《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抓紧出台《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完善回收体系,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加强石油节约、建筑节能、墙体材料革新、包装物和废旧轮胎回收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实施新的土地使用标准,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考核标准。实施节能认证标识,引导企业选购节能型产品。

 

建立和完善企业利用资源的政策和管理制度

 

    抓紧制定鼓励企业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税收政策, 实施“绿色税收”, 凡有利于资源节约的少收税多补贴, 不利于资源节约的就多收税少补贴, 激励企业自觉节约资源。制定鼓励企业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生产和使用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财税政策。完善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矿山尾矿中资源品位严重超标的,实施强制回收政策。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建立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从资源产权关系入手,建立严格的资源使用奖惩制度,通过让当事人承担使用成本来集约合理使用资源。建立资源使用效率的责任追究制度,将其作为新项目的评价依据。

 

加强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资源节约

 

    把加快推进企业资源节约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编制《企业资源节约规划》、《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点编制工业节电、节水、节油、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中长期规划。加快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项目,促进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项目发展。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节约

 

    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首先要充分重视产业布局优化对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要坚决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区域封锁,尽快消除生产要素在全国各地流动的障碍,按照经济区划而不是行政区划进行产业布局。要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原则, 统筹各区域的产业规划, 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明确各地的经济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 有所为有所不为, 避免产业同构, 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统筹规划各地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继续清理整顿遍地开花的开发区,鼓励重点园区的发展,保护和节约耕地。要加快推进城市化,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促进产业向具有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的城镇适当集中。要改革政府干部的考核制度,将促进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持续利用的国际产业分工

 

    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协作的过程中,要从我国面临的特殊形势出发,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资源持续利用的国际产业分工。要加快发展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限制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品和工艺。要加快调整高资源消耗产品进出口和关税政策,鼓励国外高资源消耗产品的进口,限制国内高资源消耗产品的出口。

 

加强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将节约资源的研究开发纳入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国家对资源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开发影响未来资源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绿色能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资源节约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人们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积极性。

版权所有:2014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广州市天河北路369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号楼9楼
电话:0086-20-38823723 传真:0086-20-38823723 Email:ceeprc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