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观点摘要 > 详细内容

张勇:推进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 打造城乡新型文化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共文化服务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更有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更需要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打造城乡新型文化空间,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公共文化共同体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出“文化育和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强调“文化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推进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践行“文化育和谐”治国理政新理念落地,体现了文化共同体和治理共同体融合创新的内在必然要求。治理共同体强调国家、政府、社会组织、公众能保持一种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关系,共同建构出一个共同生长的公共空间。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让公共文化可体验、可观感,让公共文化成为文化共同体和治理共同体的有机融合,促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和空间,带动就业创业增长,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理念由广州首创,是广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广州有关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实现“四个出新出彩”的创新性举措。2022年以来,广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试点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治理项目库”“广州乡村文化振兴讲习所”“花城市民文化空间”“群星工程”“繁星行动”“向美而行”等一批公共文化共同体标杆项目,重点打造一批面向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关键问题、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的公共文化标杆项目。
  一是夯实基层治理,激发公共文化发展内生动力。着眼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组织和动员基层力量,推动基层协同共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代表性项目有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繁星行动”文旅志愿服务项目等。
  二是纵向提升,强化市、区、镇街、社区(乡村)四级联动机制,撬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层级升级。通过搭建新平台、拓展新空间,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打造城乡新型文化空间。推动“文化下乡”,鼓励乡村自办文化,支持村民办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诗歌故事会、剧团演出、书画摄影创作展等。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社会创新设计教研中心为实施主体的“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莲麻试点”项目,从一开始成立嗡嗡学堂、开展嗡嗡队美育活动,到举办一年一度的乡村美育节、培育乡村新民俗、策划莲麻红色文化体验剧本游,用红色资源带动绿色发展、用文化温润乡村发展。 
  三是横向整合,跨部门跨领域打通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链条。推动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共建,用“文化+”“文化×”新思路,实现政府各个部门对公众服务的体系、场所、人员等资源优势的盘活共享,将公共文化服务由文化主管部门单一文化形态向城市综合文化品牌全面构建提升。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主体实施的“馆立方”项目,推动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室)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计划到2024年底将全市中小学校图书馆(室)全部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同时,推动公共图书馆与各级工会职工书屋一体化规划、联通式服务、融合式发展,不断拓展延伸“图书馆之城”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公共文化共同体的作用功能
  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是以提升文化治理能力为核心,以公共文化标杆项目为抓手,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治理生态为目标而建立的一体化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聚力带不动、聚不拢、打不通、看不见等制约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人财物保障不足的问题,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不断激活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动力和活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了公共文化从政府单一部门“办、管”文化向全社会“治理”文化生态的重大转型和升级。
  “十四五”期间,全国各地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公共文化开放共享格局,打造城乡新型文化空间,涌现出不少好做法、好经验。在北京市东城区,“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项目,打造四合院音乐会、四合院单身青年节和四合院阅读青年节等特色文化品牌,受到周边青年群体的追捧。在上海市嘉定区,从2016年开始推动“我嘉书房”新型文化空间建设,成为撬动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杠杆。“我嘉书房”累计接待读者近800万人次,图书流通量达346.9万册次,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3259场次。在广东,遍布南粤城乡社区的2000多家“粤书吧”“粤文坊”等新型文化空间,构筑星罗棋布的城乡文化微地标,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期待。
  广州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试点项目自建设运营以来,已经评选出63处“花城市民文化空间”,成为市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幸福空间”。下一步,广州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推动公共文化机构与专业院团、艺术院校、文化志愿者等深度合作,持续壮大基于公共文化认同的城市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推动以文惠民、以文兴旅、以文化人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渐成型,在公共文化共同体中看见文化的力量。
  完善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政策、机制和试点
  目前,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一是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国家层面目前还没有出台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指导性意见;二是各地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性收费等关键性问题上探索不够深入;三是有实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主体数量偏少,公众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等。
  广东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来,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改革创新,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等方面走在前列,探索出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经验。2024年1月,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现场交流活动在广州市举行。活动以“发展共同体,构建新格局”为主题,交流学习各地建设经验,共同探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新路径,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全面发挥公共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结构性力量,推动公共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深刻实践。
  展望未来,广东将从七大领域推动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包括推动社会参与、横向整合、纵向联动、智慧赋能、区域协调、融合发展、人才培养等。其中,在推动社会参与方面,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途径模式的多样性、便捷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在推动横向整合方面,重点是突破固有的服务模式,促进公共文化设施之间的机制共建、阵地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建、人才共育。在推动智慧赋能方面,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体系,为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提供资源支撑和内容仓储。在推动人才培养方面,提升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和造血功能,吸引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民宿经营者、南粤新乡贤等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期发布《广东省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工作指南》《广东省关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全省各地各级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政策指导。以实施公共文化共同体标杆项目为抓手,广东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政策、机制和试点。推进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要聚焦要素融合,创新公共文化空间载体;要聚焦实现人民群众满意,扩大优质文化服务供给;要聚焦推进物质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多元文化资源共享;要聚焦“打通部门壁垒、发挥体系效能、带动基层发展、聚拢社会力量、展现文化价值”,营造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新治理生态,形成政府多部门和社会化协同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新模式,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和广东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所副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