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培养工作 > 详细内容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理性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术操守,了解历史学专业学科发展状况,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力或独立开展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级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学术发展需要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历史学及相关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术功底;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和前沿动态,善于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研究、解决历史研究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注重科学研究的严肃性,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循学术研究伦理。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开展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应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3.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学科及研究方向简介

 历史学是我院的优长和重点学科,学术积淀深厚,有一批知名的学者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与海内外学术交流广泛、密切。历史学一级学科目前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3个二级学位授权点,包括中国古代史与广东地方史、中国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孙中山与中华民国史、海洋史、港澳史及中国文化史等七个研究培养方向,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稳定。

(一)中国古代史与广东地方史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注重中国古代史与广东地方史研究,将整体与区域、文献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在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上侧重区域体系,建构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史研究风格。前辈学者蒋祖缘等主持编纂《简明广东史》、《广东通史》(全六卷)等重要成果,在社会各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正在承担广东省重大项目《广东改革开放史(1978-2018年)》编纂工作。

本方向以中国古代史研究为主线,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大问题,着重探索明清时期广东历史发展与变革,以及广东与世界之联系、广东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等学术问题。

(二)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研究是我院重点支持的优长学科,著名学者叶显恩等为本学科发展奠定厚实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本方向研究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大力推进区域史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近年完成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从华南到越南:濒海地区经济社会史研究”、2013年度“理论粤军”重大资助项目“16至18世纪广东濒海地区开发与海上交通研究”等,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本方向以中国古代经济史为主线,结合海洋史、全球史探索区域发展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注重区域社会、经济历史变迁、海洋发展与海陆互动关系研究,在多元视野下开展华南与南中国乃至东南亚等地区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

(三)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是在孙中山研究的优势基础上开拓的另一重要方向。李时岳、方志钦、刘望龄等老一辈学人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文化史及康有为、梁启超等重要人物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教学基础。近年来,本方向研究人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督抚与清末预备立宪研究”、广东社科规划课题“近代广东教会女学研究”、《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项目“岭南伍氏与近代中国”等课题研究,出版、发表了多部有影响的学术论著。

本方向以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与政治文化变革为主线,探索中国社会变迁、外部世界变化与思想文化界的反应,思考新文化建设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系。

(四)孙中山与中华民国史

广东是孙中山的故乡,本所是国内外著名的孙中山研究重镇。著名历史学家张磊、黄彦、黄明同等硕果累累,为推动我省乃至我国孙中山与中华民国史研究贡献良多,出版《孙中山全集》、《孙文全集》等重大学术成果、享誉海内外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领域。近年来,本方向研究人员参与主办了在广东的一系列重大的有关孙中山、辛亥革命、康梁和戊戌变法的学术研讨会,影响颇大。

本方向以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与思想、中华民国建立与发展为主线,研究民国时期及其前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大问题。

(五)海洋史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本所即开展南海海洋经济史、海外交通与海上丝绸之路等涉海历史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本院依托历史所建立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是国内第一个海洋史学专业研究机构,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海洋史研究重镇。本方向承担国家“十二五”出版图书重点规划项目“南海史”(多卷本)、“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18世纪华人南渡与越南社会”、“清前期广东海岛管理研究”、国家文物局委托项目“水下考古与海洋史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等研究项目。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海洋史研究》(集刊)连续四年获评全国人文社科优秀集刊,是国内外瞩目的海洋史研究刊物,2017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本方向以华南沿海与南海海域、东亚与南太平洋海域为重心,在全球史视野下开展亚太海域经济社会史、海上丝绸之路史、南海与南太平洋岛国开发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海外华侨史、海洋考古与海洋文化遗产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洋史研究体系,并为国家海洋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六)港澳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粤港澳关系史与香港、澳门史一直是重要研究方向,著名学者金应熙、邓开颂等为国内港澳史研究的开拓者。多年来,港澳研究室的科研人员主持、参与了国务院港澳办委托课题“葡萄牙逐渐占领澳门的历史过程”、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晚清中国海权观念演进研究”、澳门基金会课题“粤澳关系史”、“改革开放三十年粤澳关系全纪录”等多项重大项目的研究,在港澳史研究领域了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方向充分强调把属于专门史范畴的香港史、澳门史置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宏大背景中进行研究。以香港、澳门港口的发展,港澳社会经济结构,港英、澳葡政府的制度体系,粤港澳关系,港澳与中外文化交流等为主要领域,探索“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未来路径。

(七)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研究是本所的传统研究方向。20世纪50年代以来,杜国庠、章权才等对先秦诸子思想研究、中国经学史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本方向依托传统学科优势,开展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承担文化遗产科学的基础研究、专项研究等,形成历史人文资源研究等新的优长学科。

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区域社会与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利用研究,包含岭南社会史、岭南文化史、道教史及历史人文资源研究,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的深刻内涵与丰富内容。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期限

(一)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以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联合培养制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每位研究生必须严格按照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有关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或应修课程的要求进行选课并通过所选课程考核,方能获得学分。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可跨学科专业或与有关研究部门联合培养。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硕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具有高级职称并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有关人员协助指导。

采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田野考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硕士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教育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期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1.5年,论文写作1~1.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选修课两大类。

其中学位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不少于20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课程设置见第六部分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阶段包括的主要环节有:

(一)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态,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完成论文选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应在第二学年初完成。

选题报告应不少于5000字(不含图表),其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的基本构思研究方法计划进度预期目标及成果主要参考文献等

选题报告会由以硕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审查小组(35人组成)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院外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若学位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动,应重做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部备案。

(二)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第五学期前三周内进行论文阶段中期检查,组织考核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论文完成的可能性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依据论文中期检查的结果,督促导师加强对学生论文的指导。硕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会统筹安排。

(三)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3次的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后须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部学位教务科记载成绩。

(四)实践环节

硕士生学习期间必须完成实践环节。结合我院实际,主要以科研实践、社会调研和政府部门实践为主。实践环节完成后必须填写实践环节考核成绩报告单,经有关人员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部学位教务科记载成绩。

(五)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1、以第一作者身份(如果是第二作者,其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撰写一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进行学术交流(必须提交出版的会议论文集)。

2、参与导师组导师所承担的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课题或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应用研究课题,且其成果必须获得副省级以上领导的批示或副省级以上部门的结项签订意见。

所有申请学位人员,在学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六)学位论文及答辩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应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论文工作应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硕士生在科研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硕士生应按照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按照《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关于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有关规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关于学位论文打印格式的规定》等相关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

七、参考书目

(一)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

1.陈高华、陈智超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2.严耕望:《治史三书》(精装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金应熙:《国外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述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4.山根幸夫编《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5.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6.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顾诚:《南明史》(上、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10.王戎笙等主编《清代全史》10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 3, 5, 6, 7, 8, 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2009

12.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费正清著、杜继东译:《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4.赫德逊著,王遵仲等译:《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

15.全汉昇:《中国经济史论丛》,台北稻禾出版社,1996年

16.吴承明等:《中国经济通史》(1-9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7.方志钦、蒋祖缘主编《广东通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007年

中国近现代史:

1.陈恭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中华书局,1982年

2.曹天忠:《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3.桑兵:《治学的门径与取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4.黄彦主编《孙文全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5.张磊:《孙中山评传》,广州出版社,2000年

6.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2000年

7.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2011年

9.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1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12.耿云志主编《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中华书局,2017年

14.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0, 11, 12, 1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2002

专门史:

1.陈高华、陈尚胜:《中国海外交通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2.张星烺编著、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77年

3.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黄山书社,2016年

4.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杨国桢:《瀛海方程——中国海洋发展理论和历史文化》,海洋出版社,2008年

6.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唐家龙等译:《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2013年

7.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著、顾良等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卷),三联书店,1992、1993年

8.安东尼·瑞德著,孙来臣等译:《东南亚的贸易时代》,商务印书馆,2013年

9.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1997年

10.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二)专业读物

中国古代史:

1.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故宫出版社,2013年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3.陈寅恪:《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9年

4.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1年

5.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中华书局,1984年、1986年

6.郑天挺:《探微集》,中华书局,1980年

7.何炳棣:《何炳棣著作集》,中华书局,2017年

8.傅衣凌:《傅衣凌著作集》,中华书局,2007年

9.梁方仲:《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

10.姚平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稻香出版社,2014年

12.李伯重:《理论、方法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森正夫:《“地域社会”视野下的明清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

1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罗荣渠等译:《现代世界体系》(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15.E. E. 里奇、C. H. 威尔逊主编,高德步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1~8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近现代史:

1.罗志田:《中国近代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2005年

3.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4.陈锡祺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下)》,中华书局,1991年

5.张金超编《孙中山研究综目(1990-2015)》,文物出版社,2016年

6.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三联书店,2009年

8.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国法治出版社,2009年

9.史扶邻著、丘权政等译:《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0魏斐德著、王小荷译:《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1.孔飞力著、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2.董玥主编《走出区域研究:西方中国近代史论集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专门史:

1.林肯·佩恩著、罗燚英等译:《海洋与文明:世界海洋史》,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

2.陈国栋:《东亚海域一千年:历史上的海洋中国与对外贸易》,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3.李庆新:《濒海之地:南海贸易与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

4.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松浦章著、郑洁西等译:《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

7.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清初岭南禅学史研究初编》,学林出版社,1988年

8.邓开颂、陆晓敏主编《粤港澳近代关系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John E. Wills Jr , China and the Maritime Europe, 1500-18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三)拓展读物

中国古代史:

1.陈垣:《陈垣全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唐长孺:《唐长孺文集》,中华书局,2001年

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

5.谭其骧:《谭其骧全集》,人民出版社,2015年

6.梁庚尧:《中国社会史》,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

7.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8.叶显恩:《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史研究》,稻香出版社,2001年

9.科大卫著、卜永坚译:《皇帝与祖先: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马立博著、王玉茹等译:《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12.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特·保尔·托马斯著,张柄九译:《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

13.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国近现代史:

1.霍布斯鲍姆著、郑明萱等译:《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中信出版社,2014年

2.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2000年

3.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4.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中华书局,1985年

5.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

6.戚其章:《甲午中日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

7.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70年

8.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

9.周锡瑞著、张俊义等译:《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章开沅等:《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

11.张磊:《孙中山思想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

12.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13.张晓辉:《民国时期广东社会经济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专门史:

1.朱杰勤:《朱杰勤文集》(1-5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1988年

3.韩振华:《韩振华选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0年

4.曹永和:《中国海洋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年

5.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1-1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17年

6.《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1-10辑),台湾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84-2008年

7.Paul Van Dyke, Merchants of Canton and Macao: Politics and Strateg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Trad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2016.

8.王承文:《汉晋道教仪式与古灵宝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10.王汎森:《权力的毛细血管: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11.朱鸿林:《〈明儒学案〉选讲》,三联书店,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