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优势产业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我们要摒弃只谈“新”不要“旧”的观念,要避免忽视、放弃传统优势产业。
要正确认识传统优势产业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传统优势产业是广东经济、就业的“压舱石”。在经济增长方面,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了广东省制造业从“起家”到“当家”,目前正在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好家”贡献力量。广东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家电业、建材业、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是广东制造业的顶梁柱,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是广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保障方面,一直以来,广东的传统优势产业拥有较大的就业容量,可以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从技术工人到销售人员再到高级管理人才,为广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近年来,传统优势产业不仅加速技术迭代和升级,还不断尝试跨产业融合,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和就业形态,从而派生出大量的新兴产业岗位如研发、设计、技术支持岗位等。在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传统产业的年均就业人数占比接近40%。在小微企业中,这一比例更高。
传统优势产业是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土壤,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传统优势产业不仅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也为新兴技术提供多种应用场景。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建立在传统优势产业深厚的工程技术基础之上,众多颠覆性创新产品的生产离不开传统优势产业的重新组合,化零为整。例如,广东家电产业的技术积累为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传统优势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市场需求基础。一方面,传统优势产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市场资源,许多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基础。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和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其庞大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提供市场需求基础和潜在的客户群。另一方面,传统优势产业在市场运作、销售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这些经验和资源可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市场导向和品牌推广支持,加速其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和认知度的提升。
传统优势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石。拥有强大传统产业基础的国家更能应对外部挑战。广东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不论是海外投资还是商品输出,都是我国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传统优势产业的稳健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确保基本生活物资的自主供应对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广东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着眼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例如,广东家电产业的升级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广东的食品饮料产业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换言之,传统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保障省内乃至国内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
要正确把握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
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降本增效添活力。数字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赋能传统优势产业是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理想中,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实现更高更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在实践中,不少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妥善处理短期见效难与长期投入大的关系。为了让数字化真正为传统优势产业赋能,必须倡导更加合理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往往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在数字化过程中如果忽视了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盲目地追求数字化,会使产业发展受挫。不少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因为长期使用而存在一定的“惯性”,数字化转型需要调整现有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这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传统优势产业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传统优势产业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方向,合理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特色数字化发展路径,在试运行初期就要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确保数字化转型始终在企业自身能力范围内。另一方面,要警惕技术与业务“两张皮”问题。数字化技术的导入和实施往往是由IT部门主导,而业务部门则可能并未深刻理解或感受到这些技术带来的直接价值,导致技术投资与实际业务目标不匹配。企业可能在技术上进行了更新,但这些技术并没有有效地与业务流程、战略目标和团队协作相结合,导致企业的数字化投资未能产生预期的效益。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某个部门运用数字技术,而是需要企业内部流程再造,各部门各生产环节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同时呼唤深层次的管理提升。总之,数字化转型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管理规律,这样才能真正为传统优势产业降本增效添活力。
警惕恶性竞争,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良性发展。恶性竞争存在诸多不利影响。一方面,会使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影响再生产与研发投入,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引发供应链的断裂和资源配置不当,影响整体效率。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良性发展,须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一是必须从产业组织入手,重新审视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支持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组织体系。二是加强对地方投资的有序引导,遏制“一窝蜂”盲目上马项目的投资冲动。三是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入手,广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对存在严重抄袭的行业和领域,加快建立企业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四是从强化行业协会的监督协调功能入手,支持协会对本行业的竞争方式进行监督与协调,提升协会在涉外经贸事务中的参与度,引导企业在海外良性竞争,共同维护行业利益和对外形象。五是从规范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机制和收益分成机制入手,避免部分电商的价格竞争机制导致恶性竞争,避免个别平台凭借垄断优势过度分食厂商利润,从而让电商平台真正有助于传统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
增强政策稳定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市场预期。政策稳定性意味着规则的连续性。在稳定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行业和市场的潜力,从而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稳定的政策减少了因政策突变而增加的额外成本,让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中去。这有助于企业成长,同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为了保持涉企政策的稳定性,需要在政策制定、实施和调整评估等阶段均有所作为。首先,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强化政策制定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广泛听取和充分吸纳有关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保政策内容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市场需求。其次,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既要加强对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同时要为新政策设定合理的过渡期,尽可能地将政策调整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又要注重动态监测和效果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政策措施,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政策实现自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稳定性并不排斥退出机制,对不够科学或不再适用的政策应及时予以调整或废止。最后,要加强法治建设,通过法律的途径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之,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们要立足长远,时刻关注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诉求,坚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