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8月初,“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8月16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时强调,广东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要聚焦建设人文湾区,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打造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推动创建珠江国家文化公园,以海洋文化禀赋与精神特质为主题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形塑国家IP、讲好湾区故事,是广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人文湾区建设,打造文明新形态大湾区样本的重要抓手。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大文化工程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建设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整体性保护,以中华民族文化标识来形塑国家文化形象、增进中华文化凝聚力与传播力的重大文化工程。从理论层面看,国家文化公园系基于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实践以及新时期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而提出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模式,具有全新的内涵与功能。国家文化公园开启了我国文化遗产系统性、整体性保护与传承开发的新模式、新路径,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由过去的单一资源、单一项目、单一环节的碎片化、同质化保护利用模式进入到文化资源整合、大片区覆盖、多区域联动,全资源、全系统、全链条的主题化整合保护开发新模式。从实践层面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把握中华文化五千多年发展主线与脉络,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国家文化形象,设置高准入门槛,并按照主题化、活起来、新机制、渐进性原则,稳步推进构建国家文化公园体系。
珠江文化为中国现代化转型探索出“珠江之路”,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显示度与代表性
珠江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禀赋与精神特质。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比,珠江文化是本土大陆型文明与域外海洋文明链接沟通的桥梁与主要渠道。其特征主要有三:一是耕海重商。江海一体的自然环境赋予珠江人不同于中原人、草原人等其他区域国人的生产生活资源,形成既耕田又耕海、既重农又重商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水为路、以船为车、耕海渔猎,自古以来一直是岭南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明清时期,“以海为田”的海洋特质进一步显现。国际贸易、“闯南洋”,使千千万万珠江人随着珠江、南海的波涛走向远方、走向世界。广州十三行更是创造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高光时刻。二是基因多元、形态多样、中西共汇。珠江文化既有百越土著文化,又有中原移民文化和海外文化元素,在长期的融合发展中又逐步育化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和高凉文化等文化分支,更融汇了侨文化以及港澳不同制度形态文化等丰富内容。三是开放、开拓型的精神特质。丰沛的自然资源、便利的水上交通、开阔的视野以及多元的文化构成,使得珠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融通的胸襟。“海丝”“闯南洋”使珠江人开阔了眼界,洞察到世界发展大势,练就了不畏艰险、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性格,形成了精明实干、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商业价值理念,以及务实、内敛、低调的行事风格。
珠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探索出“珠江之路”。正是珠江文化的海洋文化禀赋为中华文化开启了东西方交流互鉴的海上窗口,为中华农耕文明的近现代转型提供了全球视野,为市场经济在粤港澳的率先发育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土壤;正是珠江文化的精神特质使珠江人在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勇立潮头,脱颖而出,为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转入工业文明、从闭关锁国到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探索出一条“珠江之路”。作为珠江文化核心地的大湾区,更凭借珠江口联通海外桥头堡、中西文化交汇主要通道的独特地理位置,近代以来在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关口,粤港澳每每携手并肩,屡屡领风气之先。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大湾区不仅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探索者与领头羊,而且还是中国革命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等现代文化的摇篮。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湾区不仅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转型中进一步充当先锋队、排头兵与主力军,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
建设珠江国家文化公园是共建人文湾区、推动大湾区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所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大湾区考察,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造性地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建设珠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深入推进大湾区建设、共建人文湾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是新时代推动三地共同传承弘扬发展具有岭南色彩的中华文化,促进民心相通相融,成为国家文化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
树立湾区意识,增进港澳国家文化认同。粤港澳地缘相连、语言相通、民俗相近、人缘相亲,有共同的历史文脉、共同的文化禀赋,由于去殖民化工作的复杂性、滞后性,港澳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以及“湾区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珠江国家文化公园将有效补足相关短板,并构建湾区共同体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定期性、常规化、富有仪式感的国家文化认同的机制和平台,擦亮岭南气派的中华文化标识,共建湾区精神家园,厚植家国情怀。
推动大湾区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通道,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如何“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并希望港澳“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建设珠江国家文化公园,立足湾区独特的资源禀赋,打造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平台,一方面体现了大湾区的历史担当、政治担当、文化担当,另一方面将使得散布于大湾区各地的资源禀赋以宏大的主题有效串联起来,共同形塑为具有鲜明珠江文化品格的国家大IP,有效破解大湾区文化圈共同体意识不强、历史文化资源分散、有星无月等问题。
广东应主动借鉴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的创建经验,携手港澳积极推动创建珠江国家文化公园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启动区,并以此开启新时期大湾区文化遗产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开发以及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粤港澳要通过这一国家级文化平台、载体来整合资源,建设充满人文关怀与岭海文化魅力、具有强大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的人文湾区,打造文明新形态大湾区样本。要以海洋文化禀赋与精神特质为主题,将珠江文化圈内多样、多类、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串联起来,并整合、提炼、形塑为具有鲜明珠江文化品格的国家文化形象、国家级IP。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项目“新媒体视域下讲好湾区故事的实践路径研究”(2022Y0042)阶段性成果]
(作者分别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