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1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荆林波,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理富出席会议并致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徐艳国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荆林波全面回顾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院十年来改革创新、探索实践,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评价院立足“制定标准、组织评价、监督检查、保证质量、诚信管理”职能,在期刊评价、智库评价、学科评价、公共政策评价、科研诚信评价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下一步,要聚焦学术不端、学术浮躁、学术腐败、诚信教育宣传不足等问题短板,加强科研诚信整治和学风建设,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赵理富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湖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科教大省、社科强省的地位不断夯实,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他希望论坛进一步凝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诚信共识,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徐艳国,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包银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杨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玲杰,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院长刘晓哲等专家作了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田丰主持主题发言环节。
郭跃文作主题发言
郭跃文在主题发言中指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新时代以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铭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科研诚信系列规章制度,我国科研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广东省社科院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自律与监督并重,着力深化教育科研人才机制一体改革,构建全方位科研支撑体系;努力强化有组织科研,构建全过程科研组织管理机制;积极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构筑起学风建设“防火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使命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理性认识数字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生产工作的利与弊,规范AI学术治理、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科研新路径。他提出四点倡议: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突破阻碍科研创新的制度藩篱,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完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的调查处理规则,树牢技术向善普惠和科技创新诚信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的教育和宣传,尤其要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在利用生成式AI赋能学术研究时,养成崇尚科学精神、遵循科研伦理、严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当好优良学风的传承者、弘扬者,争做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行动派、实干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以及20个省级社科院、社科联、高校和学术期刊的近百名专家代表参加论坛,并围绕论坛主题在两个分论坛上踊跃发言,深入交流研讨。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黄学龙在作论坛总结时表示,论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和道德建设的实际举措。专家们的报告全面回顾、系统梳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良学风、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的重要论述,相互交流新时代以来在科研组织、科研管理、诚信建设、学术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做法,直面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机遇、挑战、风险,谈对策提建议,是一次思想理论的再学习、工作举措的再谋划、面向未来的再出发,对于开阔思路、凝聚共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牢记初心使命,增强推进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据悉,本次论坛拟形成《湖北倡议备忘录》(初稿),待进一步总结完善并征求各单位意见后正式发布。
院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李康尧、科研处副处长王洪琛一同参加论坛。
(文/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