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4月23日上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开展“左手代码 右手墨香:AI时代社科人的双引擎”主题活动,庆祝第30个“世界读书日”,推广阅读理念,引导干部职工和研究生在数字化浪潮中利用AI工具赋能学习、工作和科研,助力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院党组书记郭跃文,党组成员、副院长蔡乔中出席活动。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原所长、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李庆新,中国知网资深讲师梁云青分别围绕“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AI学术研究助手赋能学习研究全场景质效双升”主题作经验分享并与现场人员进行互动交流。院图书馆馆长崔小娟,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科研处处长周鑫主持了活动。

李庆新分享了他从事历史学研究的体会。他认为,历史研究是讲究实证的科学,研究者既要在书斋坐冷板凳、在图书馆寻找文献史料,也要走进田野,获取更多考古、图像、口述、非遗等资料,以补充文献史料之不足。另外,史学研究强调历史感,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回归现场”可以触摸、感知历史,所以要“走出去”,把观察的对象当作“一本书”来对待,通过文献与田野资料的互相参证,破解问题、寻求真相。他还认为,在多学科交叉、跨学科融合成为学术潮流的当下,新技术的优势非常突出,与文字描述相比,更直观、更可靠。作为科研人员,要拓展阅读新思维,以开放的态度去直面、迎接、拥抱新技术新应用。作为年轻学者,应把新技术新应用作为迎接未来、开创未来的钥匙,善用新技术新手段去应对这个大时代,跟上时代步伐。

梁云青围绕AI学术研究助手应用和实践经验,具体从智能检索到知识图谱,从数据可视化到AI辅助写作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在其指引下,现场人员进行了AI学术研究助手应用实操训练。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文献检索、数据分析、论文润色、查重等方面的问题,她耐心解答。
参加活动人员发言踊跃,现场互动交流气氛活跃。
世界读书日不仅是短暂的仪式,更是持续的行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为干部职工和研究生搭建多元阅读平台,推动全民阅读融入日常生活,让缕缕书香滋养精神家园。
活动期间,还开展了数字资源产品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征求对优化数字资源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
院70余名干部职工及研究生参加了活动,并参观了图书馆,现场体验了《古籍修复师》科普功能游戏。
(文/图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