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观点摘要 > 详细内容

李雪阳:“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个结合”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一招”,也是我们党对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宝贵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继承者和自觉传播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均倡导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具有普遍意义及时代价值的思想智慧和理念观点用以指导革命运动与治国理政实践。成立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坚信,唯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内涵才能得以彰显,才能切实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
  “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
  诚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种僵化固化的“教义教条”、亦非一种任意粘贴的“理论标签”,其实为“研究具体社会历史的方法”和“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方法”和“指南”的根本质性为其历史性地同特殊的经济社会状况、多样化的民族传统及文化形态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的显著开放性和包容性则在另一个方面使“第二个结合”成为可能。
  源起于黄河及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漫漫数千年发展史再清晰不过地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令任何一种传入华夏大地的文化形态均会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被逐渐吸纳,最终演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并反过来不断滋养和持续形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从西方传入神州大地的一种科学思想和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唯有通过在文献翻译、原理阐释、理论宣传等众多方式上采用“一定的民族形式”,最大限度贴合中华民族的语言表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逻辑思维,才能突破时间空间和文化传统局限性,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以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另一方面,作为中华民族“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远非一种尘封于往昔岁月仅供缅怀的“历史遗迹”或展布于历史博物馆的“文化古董”,其不仅长久而广泛地呈现于中华民族活活泼泼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其所饱含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内在因子始终亟待与时俱进地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却存在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既体现在二者在世界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宏观层面所具有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如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理想主义憧憬、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等,也体现在二者在某些具体理念观点上所具有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如“从社会关系定义‘人’”、提出和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性”等。种种内在一致性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高度契合性。诚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第二个结合”的实践逻辑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自觉承担“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时空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能够且应当同中国具体国情民情相结合,而且能够且应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众多具有普遍性时代性和亟待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智慧同理念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的新文化形态不仅将成为有效应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进程中诸多阻碍和困难的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而且必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一系列突出特征得以赓续传承及绵延发展。
  “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唯有确认和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发展才有可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有可能。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既是由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根本形塑,更是由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根本形塑。“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第二个结合”高度重视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深植与繁盛的沃土,强调彰显其内涵的普遍意义和时代价值,注重推动其现代化历史进程,从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增强了中华文明在同世界多元文明对话交流过程中的文化自信心、文化示范性和文化主导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第二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仅仅只是一种“文化装饰”或“文化炫耀”,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