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做出部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做出了“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要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则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内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将系统观念贯穿改革全过程之中,要综合考虑诸多要素,稳步推进改革进程。
通过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是创新,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相匹配。
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概念背后的问题意识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中的问题意识是一脉相承的,核心意义在于它回答了如何以科技创新为推动生产力变革的第一要素,通过提升科技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变革生产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突破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和壮大有着关键意义,更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途径。
必须进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决定》对未来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立能够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体制机制,并在各个层面破除种种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创新装上“制度加速器”。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各领域改革联动进行,用系统性集成式改革的方式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是要求我们从系统视角出发深化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实现新质生产力突破式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促使诸多要素协同发力,产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改革中争当探路者。深圳始终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窗口,有诸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企业。在贯彻《决定》要求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深圳首先要系统谋划和统筹协调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关系,既要加速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形成能够保证创新人才在深圳“学得成,来得了,留得住,干得成”的教育体系和人才政策,又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发展耐心资本,助力打造科技金融引擎。更为关键的是要进一步破除各种体制机制藩篱,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鼓励基础性和前沿性科技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敢于深入科技“无人区”,善于做出“从0到1”的创新成果。
准确把握系统性改革中的重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在增强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过程中,深圳要准确把握以下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五对关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扫清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创新高地。
把握改革方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过程中,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要始终贯穿在改革全过程中,坚持以时代需求和具体问题为导向推动改革进程,以问题是否解决作为衡量改革效果的标准。当今世界生产力层面的最重要变革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力“三要素”的全面渗透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变化,新质生产力是以智能化、绿色化为鲜明特色的先进生产力,这些特质对生产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改革者的政策制定能力和改革实操能力更为精准和高效,要善于从人工智能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发展和落地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推动新质生产力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对于创新体制机制中存在着的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从宏观层面形成“改革-创新”的良性反馈机制,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提高创新效率,又需要有为政府穿越周期,做正确而长期的事情。改革首先要打通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链路节点,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以企业的创新需求为导向推进改革,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政府引导下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超越对一时的短期效益的追求,集中力量加强对基础科学的前沿问题和产业领域中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科技问题的攻关。
把握创新驱动与教育人才的关系。《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资源,教育则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土壤。在统筹推进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贯彻系统思维,从整体性视角把握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关系。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出发,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改革,建设世界级的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型大学,大力发展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科技创新提供急需的战略性人才力量以及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另一方面要尽快破除各种束缚人才发展的不利因素,完善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选拔以及激励体制机制,使得科技创新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才能,促成教育、人才和科技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推动力。
把握创新创业与科技金融的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离不开科技金融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这要求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决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和长周期的特点。耐心资本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发展成熟和未来产业孵化落地的“金融活水”,能够帮助更多的科创企业从初创阶段走向成熟和壮大。“耐心资本”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要坚持长期主义,助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把握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自立自强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为自立自强提供丰富养分和推动力量。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的一个内在要求就是坚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扩大科研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坚持自立自强的同时,最大限度吸收各种外部有利因素,使其为我所用,我们要进一步利用大湾区区位优势和先行示范区政策优势,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善于利用“五外”资源,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合作。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2023年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术语革命”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GD23XZZC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